責任編輯:李曉丹 來源:哈爾濱農墾嘉泰、張文農業(yè)技術服務中心 日期:2021-04-26
一、水稻移栽注意事項
水稻秧苗從秧田插秧到本田,意味著幼苗期已經(jīng)結束。水稻進入返青期、分蘗期,是生長發(fā)育上的一個轉折點,在水稻生產中是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因此,必須做到適時移栽、合理密植、確保移栽質量。
移栽時期
水稻移栽時期,要根據(jù)所用秧苗類型(小苗、中苗或大苗)、當?shù)匕踩圃云诤桶踩樗肫诘葋泶_定,原則上要抓準農時,適期早栽,即在安全生育范圍內寧早勿晚。適期早栽,能延長營養(yǎng)生長期,增加有效分蘗,爭得低位分蘗,使稻株在穗分化前積累較多物質,有利壯稈、大穗、增產。而且早栽還可調節(jié)勞動力與農機具確保插栽質量。寒地旱育苗水稻是抗御低溫冷害、實現(xiàn)穩(wěn)產高產的重要措施。
根據(jù)早熟水稻類型品種的特性,黑龍江省旱育移栽早限期以當?shù)貧鉁胤€(wěn)定達13℃、地溫達14℃時即可開始移栽,一般為5月中旬初。
據(jù)多年移栽期試驗資料,在黑龍江省水稻移栽以5月15到25日為高產移栽期,隨時間拖后,產量明顯降低,一般為5月中旬初。由于適期早插,到5月末已進入分蘗,有效穗數(shù)增加,抽穗期略早,結實率高,粒重增加,不僅穩(wěn)產高產,而且保證稻米品質,是寒地水稻高產、優(yōu)質、高效益的一項基本措施。
二、移栽的規(guī)格與密度
水稻的產量,取決于有效利用光能的程度。栽插密度即是以健壯的個體,合理組成高光效的群體,擴大光合積累,減少呼吸消耗,不斷提高經(jīng)濟產量。水稻本田的密度由單位面積的穴數(shù)和每穴苗數(shù)決定。確定密度時要根據(jù)以下4個方面:
1)品種特性:分蘗力強的稀些、弱的密些;生育期長的稀些、短的密些;植株收斂的密些,反之稀些。
2)土壤肥力:肥力高稀些,肥力低密些。
3)秧苗素質:壯苗稀些,弱苗密些。
4)栽植時期:早插稀些,晚插密些。
根據(jù)黑龍江省水稻666.7m2產600公斤高產田的分析,每666.7m2穗數(shù)在25~40萬范圍內,隨穗數(shù)增加而產量提高,低于25萬穗產量低,高于40萬穗,總粒數(shù)減少,產量下降。
根據(jù)當前土壤肥力狀況及主栽品種特性,一般采用30厘米(行距)×13厘米(穴距),每穴3~4苗;生產水平較低、晚期栽植的、生育期較短的地區(qū)采用30厘米×10厘米,每穴3~4苗的規(guī)格。人插帶蘗大苗或缽苗擺栽及生產水平較高的可采用30厘米×(16.5~20)厘米,每穴2~3苗的規(guī)格,比一般略稀些。四積溫帶部分農場,品種生育期短,除插30厘米×10厘米外,亦可采取26.5厘米×(10~13.3)厘米的較密規(guī)格。
三、移栽方法與質量要求
寒地水稻移栽,為減少植傷和加快返青,提倡采取帶土移栽方法。
盤育機插,在泡田整好地的基礎上,機械插秧田面保持花達水,水深泥稀易埋苗,無水插秧機前進阻力大,降低機插效率。機插深度以兩厘米為好,最深不得超過3厘米,為此,水整地后要沉實1~3天,以保證機插適宜深度。機插前要做好計劃安排,確定插秧機行走路線和插秧機進出路口位置,一般沿池子長邊(最好插南北行)進行,田邊地頭留出一個行程工作幅,以便最后插一周由田角到另一池內。組織好勞力,使起秧、運秧、插秧、補苗等協(xié)同配合,加秧時注意不使秧片變形、破碎,以免丟穴、少苗,停機時間較長,要取下秧苗,清洗秧箱。秧片不要沾泥浸水或卷壓時間過長,以免傷損秧苗。
人工手插或擺栽,要按確定的插秧規(guī)格拉標繩或劃印,插深兩厘米左右,勿漂、勿深。
總之,寒地水稻移栽,要采取帶土移栽,減少斷根、植傷和萎蔫,促進水稻返青快、分蘗早。為此,移栽質量要做到:
一淺:栽插要淺,兩厘米左右,深不超過3厘米,淺插土溫高、通氣好、養(yǎng)分足利于扎根返青分蘗;深插則出現(xiàn)地下節(jié)伸長,形成二段根或三段根,返青慢分蘗晚。
二直:秧苗插的直,不東倒西歪,行插直,行穴距規(guī)整。
三勻:每穴苗數(shù)均勻。
四齊:栽插深淺一致,不插高低秧、斷頭秧。
大面積插秧要周密制訂計劃,起秧、運秧、插秧配合好,防止中午曬秧,不插隔夜秧。插秧后要及時覆水,水深以不沒秧心為準,防止日曬萎蔫,促進返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