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藥工業(yè)協(xié)會
  • 金旺智能
  • 中國農藥工業(yè)協(xié)會
  • 作物123
  • 報告訂閱咨詢

秋季葡萄霜霉病大爆發(fā),該如何提前預防?

責任編輯:李曉丹 來源:大豐收 日期:2022-10-14

葡萄霜霉病是一種世界性的葡萄病害。我國各葡萄產區(qū)均有分布, 尤其在多雨潮濕地區(qū)發(fā)生普遍,是葡萄主要病害之一。發(fā)病嚴重時,葉片焦枯早落,新梢生長不良,果實產量降低、品質變劣,植株抗寒性差。

 


一、病害癥狀

葡萄霜霉病病菌可以侵染枝蔓、果穗、葉片等所有綠色幼嫩組織,但以危害葉片最重。


1、葉片

發(fā)病初期呈半透明邊緣不清晰水漬狀不規(guī)則病斑(摘下葉片向陽光透視清楚可見),數(shù)日后病斑部位變淡綠色,形狀不規(guī)則,邊緣界限不清,病斑背面生著白色毛絨絨霜狀霉層,因此得名霜霉病。霜霉層后期變灰白色,病斑逐漸擴大到1cm以上,呈黃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像火燒焦枯,病葉早期脫落。葉從受害至脫落的顏色變化為水漬狀--淡綠--黃綠--紅褐色和葉片背面著生白色霉菌層,這是識別霜霉病的主要特征。



2、新梢

新梢感病后,被害處生水漬狀病害斑,表面有黃白色霉狀物,病斑縱向擴展較快,顏色逐漸變褐色,稍凹陷,嚴重時新梢停止生長而扭曲枯死。



3、果粒

幼嫩果粒極易染病,病幼果變灰色,果粒和果柄表面密生白色霉菌,較大的果粒染病處形成褐色病斑,生長受阻發(fā)育不均衡,近成熟期遇雨易形成裂果。后期即使葉片嚴重發(fā)病果粒卻發(fā)病很少,此特點與炭疽病、白腐病有明顯區(qū)別。白綠色品種果粒病部變灰綠色,紅色品種病粒變粉紅色,一般不生霜霉菌層,病粒近成熟時易脫粒。穗軸發(fā)病處變褐色,易折斷。


二、病源及發(fā)病規(guī)律

1、病原

葡萄霜霉病是葡萄單軸霉菌寄生引起的。


2、越冬

葡萄霜霉病病菌以菌絲體潛伏在芽中,或以孢子隨病殘葉片在土壤中越冬,來年春萌發(fā)后進行初次侵染。



3、傳播方式

當氣溫達11℃時,卵孢子在水中或潮濕土壤中萌發(fā),生出孢子梗,其頂部形成孢子囊,借風、雨和露水傳播,在有水滴的情況下萌發(fā)產生游動孢子,借雨水及濺到近地面的葡萄幼嫩組織進行侵染。另外,卵孢子開裂釋放出游動孢子,必須在潮濕的空氣條件下進行,風是迅速有效的傳播介質。孢子囊一般在晚間形成,侵染多在早晨進行,孢子囊在陽光下暴露數(shù)小時即失去活力。


4、傳播過程

傳播過程總是在水中發(fā)生。一般要經過孢子囊萌發(fā),游動孢子的釋放和萌發(fā),以及侵入寄主三個時期。



5、潛育期

葡萄霜霉病潛育期為5~18天,大多數(shù)為7~10天。主要隨環(huán)境條件和寄主抗性不同而變化,7月末到9月初的潛育期常常是5天,以溫度高低而轉移。感病品種在22~24℃條件下潛育期最短僅4天,而在12℃時則延長至13天。


6、氣象條件

葡萄霜霉病是一種流行性病害,低溫、多雨、多霧、多露的條件有利此病的發(fā)生和流行。遼寧北部地區(qū)一般在6月中下旬雨后開始發(fā)生,7月份加重,8月份進入發(fā)病盛期。夏季氣溫在22~27℃,連續(xù)10天陰雨,或每隔8~15天降1次暴雨,空氣濕度達95%以上時,便出現(xiàn)1次發(fā)病高峰。這是因為水雨對葡萄霜霉病害流行有雙重作用,一方面陰雨連綿刺激葡萄幼嫩組織,產生高感新梢,另一方面又加速病原孢子的形成、萌發(fā)和侵染。



7、栽培技術

品種間的抗病性差異比較明顯,如巨峰、黑奧林、先鋒、紅富士、早生高墨等品種比較抗病,而新玫瑰、玫瑰香、山葡萄等品種則易染病。栽培管理不佳,如施肥不當,偏施或重施氮肥,枝梢徒長,組織成熟度差,會使病害加重。


三、綜合防治

1、清除病源

晚秋結合修剪,徹底清除病枝葉及地面殘枝落葉、病果,集中帶出園外深埋或燒毀


2、科學施肥

增施生物有機肥+磷酸二氫鉀,提高抗病能力。

 

3、加強管理

及時整枝、及時掰副梢,摘心,去徒長枝,防止枝蔓和葉片過于密擠,使枝、葉、留果量保持適宜比例。保護地栽培應重視通風排濕、溫度和光照管理。另外,選用抗病品種。


4、噴藥防治

發(fā)病前烯酰嗎啉進行預防;發(fā)生輕時代森錳鋅+烯酰嗎啉發(fā)生嚴重時銀法利唑醚代森聯(lián)等藥劑進行防治,霜霉病容易產生抗藥性,要注意幾種藥劑的輪換使用,每10天噴一次,定期噴霧。

中國農藥工業(yè)網 版權所有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qū)農展館南里通廣大廈7層

電話:010-84885233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