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胡瀟月 來源:農藥工業(yè)網 日期:2021-06-10
在第八屆農藥行業(yè)經濟運行分析會上,《世界農藥》采訪了山東濱農科技有限公司出口市場部經理閆文明,下面請跟隨記者的鏡頭,一起走進濱農科技~
《世界農藥》:濱農今年以35億的銷售收入穩(wěn)定在百強的前20,最近幾年每年都保持了 10%左右的穩(wěn)增長,我們知道農藥市場已經趨于飽和,國家又有“農藥化肥零增長”的要求,請問公司是如何保持這種穩(wěn)健的增長態(tài)勢的?
閆文明:關于這個問題我想從兩個方面來講。剛才您提到國家“農藥零增長”政策,從表面上看這個政策對我們行業(yè)來講并不是一個利好,但是如果從深層次來看它對于一些有實力的企業(yè)是一個機遇,我們通常說挑戰(zhàn)和機遇是并存的?!稗r藥零增長”就是限定,“蓋了一個帽”,相當于存量甚至是減量競爭,安全環(huán)保政策的趨嚴對于這個行業(yè)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最大限度的限制了劣幣驅逐糧幣的競爭,這些對于相對有一定實力的企業(yè),我覺得是一個利好。另一方面,從我們公司產品布局和市場布局來講,公司一直是本著是國內加國外、原藥加制劑還有產品加服務這樣的經營策略,在“三加”策略的指導下,對我們公司市場業(yè)績的表現是非常大的助力,再加上我們公司領導層對戰(zhàn)略和市場的把控,我覺得公司取得這樣的增長是理所當然的。
《世界農藥》:公司是知名的選擇性除草劑企業(yè),除草劑屬于高技術含量的農化品,稍有不慎就會產生藥害,請問你們是如何規(guī)避這種風險的?
閆文明:這個問題非常專業(yè),說明非常了解我們這個行業(yè)。除草劑在農藥三大主要品類中確實是非常容易出問題的一個品種,每一個做草劑的廠家對這個問題真是非常的頭疼,當然也非常重視,我們公司也不例外。我主要是從兩個方面來說下這個問題,第一個其實就是從產品起始端,從產品一開始的開發(fā)過程中我們就要選對產品,選擇合適的作物合適的產品,全方位考慮包括環(huán)境和產品本身,充分地去做產品的藥效試驗,有了豐富的產品數據,才能保證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盡可能的減少藥害的發(fā)生。第二個合規(guī)性我覺得是非常重要的一點,農藥在登記過程中要經過非常嚴格的審批,還有非常嚴格的產品標準、生產標準、使用標準,各方面標準都非常全,合規(guī)性的表現一是產品質量,我們嚴格按照國家的登記要求去生產,在技術推廣方面也要有合格性,不能隨意擴大使用范圍,我覺得這兩方面做到位,能夠最大程度上降低藥害的發(fā)生。
《世界農藥》:公司的海外市場做得不錯,面對近期去全球化的態(tài)勢,現在要拉動國內內需,這種態(tài)勢是否會對公司的海外銷售造成影響呢?你們又是如何來化解的?
閆文明:現在在所謂的去全球化的逆潮流的大環(huán)境下,各行各業(yè)都能感受到一些壓力,就我個人來講,我覺得對我們這個行業(yè)有一定的影響,但是相對來說不是太大,為什么這么說呢?有影響的像海運,現在一箱難求,而且運費也是高漲。從另一方面來講,其實我們農化行業(yè)在國內市場甚至整個全球市場,相對來說不是太大的行業(yè),但是同時它又關系到國計民生,只要是人活著都要吃糧食,沒有農藥基本上全球1/3的人都要餓死,所以目前還沒有太大的影響,而且大家也都能看到整個行業(yè)出口數據還是在增長的。公司在國際市場原藥加制劑、產品加服務同時在進行,歐美發(fā)達國家的原藥市場我們做得不錯,像東南亞、南亞、非洲甚至拉丁美洲一些制劑市場我們做得也還可以,所以目前來講我們公司受這方面影響不是太明顯。
《世界農藥》:整個農化行業(yè)這些年來不斷的有公司并購重組,面對現在農藥市場如火如荼的并購態(tài)勢,濱農似乎一直都專注于自己的生產,請問濱農下一步有這種并購規(guī)劃嗎?
閆文明:目前我還沒有聽說我們公司有這種規(guī)劃,濱農在行業(yè)中這么多年可能給大家一個印象,一直埋頭做自己的事情,相對來說風格比較穩(wěn)健。在可預見的范圍之內做好自己的事情,我們公司的產品布局和市場布局,發(fā)展空間還是蠻大的,所以就我個人來講并購可以作為一個選擇,但是當務之急還是要把自己手上的東西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