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中化新網 日期:2012-07-10
上半年農藥市場先抑后揚。一季度受持續(xù)低溫天氣影響,用藥高峰期相應推后,殺蟲劑、殺螨劑需求量減少,殺菌劑市場基本沒有啟動。進入二季度,農藥市場迅速峰回路轉,價格出現上行態(tài)勢。農藥出口同比大幅增加,生產企業(yè)基本無庫存或庫存量不多。可以預計,下半年國內外農藥市場需求仍將保持旺盛態(tài)勢,值得期待。當前農藥市場形勢一片大好,全年勝券在握,下半年有三個機會可抓。
快抓用藥時機 下半年是國內水稻、玉米、大豆等農作物全面用藥的大好時機。今年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氣溫偏高、降水偏多,有利于病蟲害的繁殖。據全國農技推廣中心預報,2012年全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總體呈重發(fā)態(tài)勢,發(fā)生總面積約為55億畝次,同比增加4%。其中水稻“兩遷”害蟲、玉米螟等總體發(fā)生程度重于2011年;稻瘟病在東北和西南稻區(qū)、馬鈴薯晚疫病在西南高風險發(fā)生區(qū)和西北常發(fā)區(qū)均存在大面積流行的威脅。稻飛虱蟲害一般出現在華南、江南大部和西南、長江流域,一旦暴發(fā)對水稻產量影響極大,嚴重者甚至絕收。
根據全國農技推廣中心預測,2012年稻飛虱蟲害發(fā)生面積約4億畝次,較2011年將增加11%。稻飛虱主要使用農藥進行化學防治,防治藥劑包括烯啶蟲胺、吡蚜酮、吡蟲啉、毒死蜱、馬拉硫磷、醚菊酯等。水稻除了蟲害以外,稻田的草害、病害,讓吡嘧磺隆、己唑醇等農藥也將有大展身手的機會。總體來說,受病蟲災害影響,下半年特別是三季度全國農藥市場需求仍將保持旺盛態(tài)勢。
緊抓出口良機 1~4月我國農藥出口金額達到9.9億美元,農藥行業(yè)貿易順差達到7.59億美元。受益于有利的天氣條件,北美和拉美地區(qū)種植面積上升,有望在下半年拉動農藥需求。南美地區(qū)的持久干旱雖然對銷售增長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南美市場對氟蟲腈類殺蟲劑的需求仍較強勁。在市場利好的行業(yè)狀況與政策傾向的雙重作用下,殺蟲劑、殺螨劑如吡蟲啉、吡蚜酮、烯啶蟲胺、氟蟲腈、丁醚脲、虱螨脲等原藥,下半年出口仍較強勁;除草劑吡嘧磺隆、2,4-滴系列等下半年出口也將非常上量,國內農藥企業(yè)或還將迎來出口旺季。
搶抓淡儲機會 中國農藥原藥市場有個“潛規(guī)則”,就是將10月份召開的“全國農藥交流會”當作一個分水嶺。10月份之前國內原藥采購基本處于觀望期,10月份以后原藥生產企業(yè)一般會出臺淡儲政策,吸引客戶資源。因此,11、12月份是原藥企業(yè)淡季生產與銷售的好機會,也是制劑企業(yè)、貿易商現款或預付款低價采購的好機會,各方均不要輕易放棄,力爭掀起“淡季不淡”的銷售小高潮。
分品種看,下半年部分農藥產品將有不俗表現。
一是草甘膦貨源依舊吃緊,產品供不應求,價格維持高位震蕩,同時上游原料甘氨酸、黃磷等產品價格下調,保證了草甘膦主流廠家的利潤空間。二是甲維鹽價格仍存在上漲空間,5月中旬起阿維菌素精粉價格明顯上揚,且供應十分緊張,導致許多甲維鹽生產廠家開工不足,庫存較低,價格應聲而漲。三是烯啶蟲胺值得關注,今年烯啶蟲胺出口情況遠遠好于去年,10%SL、50%WP及95%TC等劑型出口量較去年均有大幅增長。四是吡蟲啉價格居高不下。最近吡蟲啉的銷售渠道主要是出口,國內接單量比較少。7月份依然是吡蟲啉的銷售旺季,在沒有新的貨源出現和國際采購量不減少的情況下,預計吡蟲啉市場價格或將繼續(xù)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