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藥工業(yè)協會
  • 金旺智能
  • 中國農藥工業(yè)協會
  • 作物123
  • 報告訂閱咨詢

農業(yè)部官員:沒必要談農藥殘留色變

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農藥工業(yè)網 日期:2012-06-12

    日前,人民日報就當前大眾普遍關注的農藥殘留問題,采訪了農業(yè)部種植業(yè)管理司副司長周普國。
  周普國認為農藥殘留與農藥超標是兩個不同概念,不能把兩者混為一談。我國已經先后禁止淘汰了33種高毒農藥,包括甲胺磷等在美國等一些發(fā)達國家仍在廣泛使用的產品。目前我國高毒農藥的比例已由原來的30%減少到了不足2%,72%以上的農藥是低毒產品,所以可以肯定的是,現在使用的農藥比以前的更加安全。

  同時,從農藥監(jiān)測結果來看,我國農藥殘留超標率已逐年下降,從10年前的超過50%降到目前的10%以下;殘留檢出值也明顯降低,10年前檢出超過1mg/kg農藥殘留量的蔬菜數量較多,但現在已經很少見。此外,農產品農藥殘留監(jiān)測合格率總體較高,如稻米和水果高達98%以上,蔬菜和茶葉也達到95%以上。

  談到能不能不使用農藥,周普國說:有研究指出,農作物病蟲草害引起的損失最多可達70%,通過正確使用農藥可以挽回40%左右的損失。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耕地緊張的國家,使用農藥控制病蟲草害從而遏制糧食減產是必要的技術措施!同時,農業(yè)機械化等現代農業(yè)技術需要使用農藥進行除草、控高、脫葉、坐果等措施,以利于機械化操作。事實上,農業(yè)現代化程度越高,農藥的使用量越大,因此,發(fā)達國家農藥使用普遍高于發(fā)展中國家。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2000年的統計,發(fā)達國家單位面積農藥使用量是發(fā)展中國家的1.5—2.5倍。
    而為了確保農產品的安全,就要制定農藥殘留標準,將農產品中農藥殘留量控制在安全的范圍。沒有殘留是理想主義,沒有一個國家能做到,但可以通過一些措施減少農藥殘留,一是全面開展病蟲害綜合防治,減少農藥使用量;二是正確規(guī)范使用農藥,減少農藥殘留量;三是大力推廣生物農藥,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不斷降低農藥殘留水平。

  周普國指出:盡管制定殘留標準的主要目的是確保食品安全,但現在各國越來越將農藥殘留作為農產品國際貿易的技術壁壘。農藥殘留標準不僅僅根據安全風險評估結果來制定,也綜合考慮產業(yè)發(fā)展、國際貿易等各方面因素。

  通常來講,影響農殘標準的因素有兩個:
    一是對于本國不生產不使用的農藥,往往制定最嚴格的標準,而本國使用的農藥特別是在出口農產品上使用的農藥,殘留標準在安全范圍內盡可能松。如美國、歐盟和日本對本國沒有登記使用的農藥按照一律限量標準(即0.01—0.05mg/kg)執(zhí)行,而這個濃度許多發(fā)展中國家的儀器都難以檢測;但是在本國登記使用的農藥,即使農藥毒性高,其標準卻比較寬松。如美國規(guī)定高毒農藥甲胺磷在芹菜上的標準為1mg/kg,花椰菜上為0.5mg/kg,日本規(guī)定芹菜上為5mg/kg,花椰菜上為1mg/kg。

  二是本國沒有或主要依靠進口的作物標準嚴。如氯蟲苯甲酰胺是新殺蟲劑,歐盟在葡萄上的標準為1mg/kg,而在大米等糧谷上卻為0.01mg/kg,茶葉上為0.02mg/kg,按理葡萄可鮮食,標準應該更高,但葡萄是歐洲的優(yōu)勢作物,因此制定的標準松。

  就算同一作物,各國標準也不同,如安全性不很高的殺菌劑克菌丹在稻谷中的殘留標準,日本是5mg/kg,歐盟為0.02mg/kg,相差幾百倍。為了協調和統一殘留標準,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負責制定農藥殘留國際標準,我國是國際食品法典農藥殘留標準委員會的主席國,因此,我國的農藥殘留標準盡可能與國際食品法典標準(而不是歐美日標準)接軌,有的標準比發(fā)達國家低,但有的標準比發(fā)達國家高。

 

中國農藥工業(yè)網 版權所有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qū)農展館南里通廣大廈7層

電話:010-84885233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