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農藥工業(yè)網(wǎng) 日期:2012-12-13
11月26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華中農業(yè)大學鄧秀新院士領銜的柑橘團隊在國際著名學術刊物《Nature Genetics》在線發(fā)表了題為“甜橙基因組圖譜”(The draft genome of sweet orange)的研究論文。甜橙基因組的完成將在理論上為柑橘基因功能研究提供框架,也將在應用上為果實品質包括色、香、味等重要性狀基因的遺傳選育發(fā)掘及品種改良提供重要平臺。這也是世界上第一例蕓香科植物基因組圖譜,對柑橘基因及重要農藝性狀的解析具有里程碑的作用。
我國是世界上重要的柑橘原生中心,我國栽培柑橘的歷史悠久,4000年前已有經(jīng)濟栽培。甜橙品種"伏令夏橙"即可鮮食,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加工橙汁品種。華中農業(yè)大學的甜橙基因組研究團隊對這一甜橙品種采用最先進的全基因組鳥槍測序法(WGS)及遠程配對末端標記策略, 拼接組裝所獲得的基因組序列覆蓋率近90%,獲得注釋的基因約3萬個。通過結合遺傳標記和染色體原位雜交分析,甜橙基因組序列被進一步整合到已知的9條染色體, 因此完成了對甜橙基因組接近完全的解碼和基因定位。
通過對基因組數(shù)據(jù)的分析,該團隊發(fā)現(xiàn)甜橙基因組中約有一半的基因處于雜合狀態(tài),并有顯著的橘和柚的遺傳特征,其中橘的遺傳成分約占3/4,柚的遺傳成分占1/4,據(jù)此提出了甜橙起源的新理論,即甜橙來源于柚做為母本和橘雜交,其后代再與橘雜交而形成的雜種。通過基因表達以及基因組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了一個可能在甜橙果實內大量合成維生素C的關鍵基因。該基因家族的擴增、快速進化、功能分化以及組織特異表達等可能與甜橙果實大量合成維生素C有關。